![]() 最近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在講關於「習慣」這件事。原文請看這裡:How to Turn Drinking from One of Life's Pleasures to a Habit in Three Easy Steps 喝酒偶一為之可以是讓人放鬆愉快的行為,但是變成習慣性喝酒、甚至酗酒,因而產生各種問題時,那就不是那麼令人愉快的事了。如何輕輕鬆鬆在三個步驟之內將一件愉快的事變成一種習慣呢?原文作者提到了習慣心理學中的習慣迴圈(habit loop)。 根據習慣迴圈的原則,習慣的養成有三步驟:提示(cue) -->例行公事(routine)-->獎勵(reward)。原文是用飲酒行為作例子,我這裡用抽菸來作例子好了。要讓抽菸變成一種習慣,首先要有 提示:這個提示也許是時間,好比說中午休息時間到了,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 例行公事:走出公司大樓,旁邊是一個防火巷,很少有人逗留,抽菸不會被人抗議 獎勵:吸一口煙感覺真好,放鬆的時間不被打擾,偶爾還可以跟其他癮君子交流一下。這個獎勵幫助我的大腦記得這個抽菸舉動帶來的好處,因此以後我就更可能使用這個行為。 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出這個吸菸習慣真的想要達到的目的是甚麼呢?是吸菸本身嗎?其實很多時候人們的習慣背後的目的、跟行為本身是沒有直接關聯的。原文中提到另一個作者Charles Duhigg,他說習慣養成的大腦部分與管理情緒、記憶與模式是相同的,但與作決策的大腦部分是不同的。當一個行為自動化了之後,決策部分就不需要那麼用力地參與判斷。 那要如何打破習慣呢?從上面的循環來看,只要改變其中任何一個步驟,就可以打破循環。要注意的是,打破循環不是單純不作其中一個步驟,而是要有更健康、更適合你的取代方式。好比說中午休息時間到了,你當然不想一直坐在位置上,但出公司門之後你要想好一個地方去,否則在不知道去哪的情況下,你可能又進入旁邊的防火巷了!另外要找出行為背後真正的目的,也就是說可以放鬆、自己一個人不用偽裝,這才是你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的話,那找出其他同樣可以達到這個目的方式才有可能取代現有的吸菸習慣。同樣的原則可以用在很多行為上,例如過度吃食、體重減不下來、咬指甲、拔頭髮等等。 你準備好要來改變自己不想要的習慣了嗎?
0 Comments
|
Author思沐催眠談話室位於台北市,由澳洲回國的催眠師提供催眠與故事經驗對談等服務。 Archives
April 2017
Categories |
思沐催眠談話室 Smooth Hypnosis - Finding the resources within |
The Power of Hypnosis, The Power of You. |